每年的冬季都是流感病毒活躍之時,在我們防范流感病毒、新冠病毒的同時,別忘了還有一種病毒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重視,那就是——禽流感病毒。
禽流感(Avian influenza )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簡稱,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(禽流感病毒)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,也能感染人類,被國際獸疫局定為甲類傳染病,又稱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。
溶劑——對有機溶劑敏感(乙醚、氯仿、丙酮);常規(guī)消毒劑可迅速滅活(氧化劑、稀酸、漂白粉和碘劑)。
溫度——對高熱敏感,但對低溫抵抗力較強;65℃加熱30分鐘或煮沸(100℃)2分鐘以上可滅活。
射線——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陽光下40~48小時即可滅活,紫外線直接照射,可迅速破壞其活性。
抵抗力較強——4℃水中可存活1個月,對酸性環(huán)境有一定抵抗力,在有甘油存在的情況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。
人感染禽流感的傳染源主要為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、鴨、鵝等家禽或野禽,特別是雞。
傳播途徑:人感染禽流感主要經(jīng)過呼吸道傳播,亦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及其分泌物、排泄物,受病毒污染的水等,以及直接接觸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。
易感人群:普遍易感。
高危人群: 12歲以下兒童; 60歲以上老人;免疫力低下的人群;從事家禽養(yǎng)殖業(yè)者;發(fā)病前1周內(nèi)去過家禽飼養(yǎng)、銷售及宰殺等場所者;接觸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實驗室工作人員。
人感染禽流感后會有哪些臨床表現(xiàn)及危害?
潛伏期:一般1~7天,通常2-4天。
急性起?。?/STRONG>早期表現(xiàn)類似普通型流感,主要為發(fā)熱,大多持續(xù)39℃以上,可伴有流涕、鼻塞、咳嗽、咽痛、頭痛、肌肉酸痛惡心、腹痛、腹瀉、稀水樣便等全身不適。
重癥發(fā)?。?/STRONG>高熱不退,病情發(fā)展迅速,明顯肺炎、急性肺損傷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(ARDS)、肺出血、胸腔積液、多臟器功能衰竭。
1.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活禽類、鳥類或其糞便,如有接觸,盡快用肥皂洗手日常防護;
2.避免去人群密集、空氣污濁的場所,特別避免去有活禽交易的市場;
3.勤洗手,注意個人衛(wèi)生;
4.正規(guī)渠道購買冰鮮禽肉,食用禽肉蛋時要充分煮熟,并注意生熟分開;
5.合理培養(yǎng)健康的生活方式,保證充足的營養(yǎng)和睡眠,加強體育鍛煉;
6.若有發(fā)熱及呼吸道癥狀,應戴上口罩,盡快就診,切記要告訴醫(yī)生發(fā)病前的禽類接觸史等。
以上資料部分來源網(wǎng)絡,侵權(quán)刪